近几天大家都在讨论公职人员工资和绩效奖金的问题,我也来给大家解解惑吧;我是贵州省内小县城的乡镇事业编,每月到手就这些,另外加每月200元乡镇补贴,共到手4700,今年9月18号就上班满6年了(专科,目前助理职称);至于绩效奖金,这三年来都是1千或者1500,工会一年内发过一分钱了!全年共计收入5.8w,至于房贷车贷的话自己算吧!都在考花呗借呗黔农云死撑着。没啥期待的也没啥好奋斗的了!还在死等着待遇的提升;毕竟出去也干不了啥
这个粉丝真够惨的,她想学自媒体,只是想每个月能赚2000块钱。在7月份,她买了两个博主的教程。时间过去了4个月,早上她居然问我“为什么超过2000个字就发不出去了”。听了她的阐述,我更是气愤了。
一个二胎妈妈,生意失败,亏了近30万。
[钱][钱][钱]七月份,花了99块钱加入一个博主的圈子,一个月之后想继续加入的话,要再花599
在这个博主这收获的是:加入交流群,自己领悟
[钱][钱][钱]她又在另一个博主那花了998元买了课程。
在这里得到的是:给了他几个文案(也是在网上抄的)
[求抱抱][求抱抱][求抱抱]遇到问题,老师不回,不处理
----------------------
我觉得,不管是99元,还是998元,它不只是钱,而是学费,是一种责任。
古人云:“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更何况那钱不是消灾用的,而是学习知识的。
这个事,先放一放,我想以这个事,分享一些常识性内容
[求抱抱][求抱抱]第一:头条的“圈子”功能
这个是头条提供给创作变现的一个功能,基本上都是付费的,相当于群的概念。但是,现在已经取消了。就跟付费直播一样,被头条官方取消了。
我们可以想一想:好的东西,头条会取消么?
[泪奔][泪奔]第二:手把手教学
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中国字而已。
做自媒体的人,都是为了赚钱,之所以有人选择写文章,是因为这个很单纯。有人选择卖课件,因为这个来钱快。
可是你想想,你有一个学员,能手把手教,有两个也可以,有三个呢,有30个呢,有3000个呢?宝贝呢?大咖的粉丝动辄上万,他不可能只有一个学员呀,如何能做到手把手?
动点脑子吧,宝贝!另外,大家都在网上,怎么手把手?难不成他是齐天大圣。
再另外:卖课件,来钱快,但必须要有量。比如一个学员收10块,10000个学员那就爽了,所以,他不可能做到手把手,越是价格低,学员越多,越是忙不过来;
再再再另外:自媒体,一个内容牵扯的面太广了,他本人每天要上班工作,要做内容,要吃饭睡觉谈恋爱,试问,有多少时间给你手把手?
[摸头][摸头]第三:你的学习态度
任何一个人,分享的知识、干货、经验、技巧,都是他经过无数次试错之后得来的,成为作品的时候,可能就几分钟,几百个字。可你也不能天真地以为看了一个教程,就能学会赚钱呀。
乘法口诀就那么几个,我们还不能考100分呢。
汽车就那么几个操作,还会开进小沟沟呢。
夫妻俩搂了好几年,还会来点小矛盾呢。
自媒体,哪是凭肉眼看就能学会的呢?要是肉眼看不能学会,那我们看了那么多年的帅哥、美女,岂不成了情场杀手了?要去实践,要去实践,要去实践,要去做起来。做多了,你才会有经验。
#知识创作人第七季#
自媒体运营就一个字:chao,超越的chao。平台摆在这,特别的透明,规则、套路、机制通通透明了,并且官方课程、MCN课程、大V的课程,都在讲,讲来讲去,就连我这种小白都能讲了,哪有什么秘密呢?
就比如:头条推荐机制只有一个,可是有若干的人在讲它。那怎么才能有吸引力呢?表达方式的个性化,比如:
1 退休老大爷来讲;
2 孕妈咪来讲;
3 穿个睡衣来讲;
4 去野外坟边讲;
5 去工地上讲;
……
或者,换个例子
1 比如在家做自媒体
2 兼职做自媒体
3 全职做自媒体
4 拍短视频赚收益,买车买房
5 写问答月入过万
……
核心不变,套路万千。古人云: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
每一出来分享的人,他的表达方式、形象、衣着都不同,这就是“换汤不换药”,翻来覆去地讲了又讲。
另外,每个账号的粉丝相对独立,创作者们,用自己的方式、魅力吸引着自己的粉丝。
可以说,讲知识、说干货,永远不会过时,只要表达方式新颖、独特,就能打出爆款。就有做下去的必要,如果你一成不变,不敢突破表达方式的夸张、新潮,还是很难有所进步的。
#我要上头条#
#黔农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