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财经博主,我只是说一下我的个人看法。有很多人觉得央行降准会带来房价的上涨,我觉得这个判断,忽略了一个前提。就是就业率的问题。其实你看现在的失业的人群,它一旦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失业,就会影响到房贷的断供。那在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就业不稳定的前提下,你觉得有多少人会愿意去承担30年的贷款呢?
有很多人觉得降准会带来贷款额度的释放,所以会带动买房的意愿提升。以前的时候,这个逻辑是成立的,是因为以前的失业情况没有现在这么严重。但是现在,真正影响人们去买房的这个贷款的意愿,不是有没有额度释放的问题,而是人们是不是有稳定的就业。
而且我相信经过这一年断供情况的发生,很多银行在放贷的时候,他也会考虑这个就业稳定的问题。
看看现在的这个楼市。其实手上有房子的人,对于银行来讲,是比较安全的客户。可是这些人,不一定有买房的资格。有买房资格的那一批人啊,还得有人有一定时间的社保,但是社保时间足够的人,其实他的年龄有可能卡到了企业的大龄门槛上,就是说社保时间长的那些人,他的失业率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应届生,或者社保交了一两年这些职场新人。但是这些职场新人,他手上没有积蓄。排队摇号的时候,社保时长还不够去排到优先级。
所以你就画张图,哎,你就想想看,到底谁有资格买这个房子,还就业稳定,还信用记录不错。
我想来想去,到最后想想就只有一类人,儿女名下没有房子,独立成户,工作和社保满四年以上,父母有多套房,卖掉了一套房子,他有可能一下子全款付清,为了保证现金流,他去跟银行申请贷款。就算他有可能失业,但是他的银行账上有现金流。这样来讲,银行放贷的时候,可能就不止要审核个人的资产,个人的工作能力,还要审核直系亲属的资产,只需要直系亲属出具担保。
你们觉得这样子的人在市场上有多少呢?反正他肯定不是刚需,因为他的父母会有可能觉得,我为什么要卖掉一套房子呢?你在大城市混的不好,我为什么要在大城市给你买一套房子呢?你就先租着吧,万一你失业了,你还可以回到家里来,我家里有房子,我总能供得起你吃喝我为什么要去给银行交利息呢?
我只是凭我的推理分析猜测。
#央行: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有时候实际的政策会和现实成为两回事,关键还是在于执行,比如这次的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目的非常明确简单,就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尤其是哪些缺钱的中小微企业,结果网友们吐槽了,政策虽然很好,但是如何落实下去,就存在很大的变数,在总行那边是没有问题的,分行会怎么执行,是需要各个监督的环节,或者一系列的考核措施,否则的话政策意图就被搞变味了。
说白了国家希望给小微企业贷款,但是现在小微企业的真实状况是什么呢,银行敢不敢贷款给他们,或者说既然要贷款给你们,总要有点让我敢贷款的理由吧,那你总得有点什么房产资产作为抵押,换句话说,小微企业真的有这些东西估计就不会有啥困难了,因为这是符合贷款条件的。
简单的理解就是有信用的人往往不需要钱,而没有信用的人却非常的需要钱,这就是两个矛盾的纠结点,对银行来说当然愿意给有信用的人贷款了,这样自己的风险就大大的降低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还是要上层的意识层面进一步细化,将考核点转移,看看你银行到底给需要钱的人贷出的比例,用这个来决定给各个银行下方的贷款额度。#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 #全面降准将如何影响市场#
这个事情是需要逐步的过程,渐渐的让银行转变观念,不能说先把钱贷款给不需要钱的人,而这些人很有信用,然后这些有信用的人把这个钱再借给别人自己吃利息,这就是一个怪相了。 头条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