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的芝麻信用、花呗和借呗业务之所以如此厉害,因为其数据处理的强大能力。
蚂蚁集团的消费金融和互联网信贷的数据基础,最早即主要来源于阿里巴巴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这被认为是蚂蚁集团风控模型的竞争力所在。
蚂蚁起家的本事,就是来自于阿里巴巴积累二十多年独一无二的商品和用户数据。
蚂蚁为了保护这个独特的能力,与阿里签订了50年的数据使用协议。
蚂蚁集团与阿里巴巴于2014年8月签署了《数据共享协议》,并于2020年8月进行了修订,协议期限至2064年8月,或者杭州阿里巴巴入股完成后阿里巴巴集团持有的蚂蚁集团股份降低至一定数量后满5年时。
在《数据共享协议》项下,蚂蚁集团与阿里巴巴成立数据平台管理委员会。而且根据这份协议,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互相向对方及其关联方提供若干行政和支持服务;阿里巴巴也向蚂蚁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云计算服务、交易平台软件技术服务等服务。
蚂蚁给自己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加了50年的保险。
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这项协议必须终止。
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达成的这份终止决定,可以降低双方的合规风险。此举对阿里巴巴影响不大,但对蚂蚁集团而言,是否会影响其数据来源、业务成本、征信体系乃至其主业基本逻辑?
即便未来会想到变通的方法,蚂蚁使用阿里数据,也不会如之前那般便捷和便宜,蚂蚁的数据能力大大下降,也将降低蚂蚁集团的效率和竞争力。
我们都知道,银行的本质是通过一定的存款利率揽储,然后用更高的利率对社会释放信贷,但是银行释放信贷的过程中,会导致银行出现派生增加存款的现象。这就会导致银行有一定的准备金,然后对社会释放信贷,然后派生增加存款并增加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我们下面再用“分时复用”思想来举例说明我国金融货币体系内的这些新现象。
假设银行目前有100万现金准备金放在银行内。银行有10个窗口办理业务,在没有电子货币出现前,社会经济交易必须依赖现金来进行,所以这10个窗口十分繁忙,每天取钱,存钱的业务很多,准备金也在每天变来变去。
货币天生是为了交易而生的!这句话必须要反复重点强调。
现在银行演变为一个基于电子货币的交易支付机构了。
假设社会中每一笔交易的买方在交易时,对银行发出取现的请求,在微观上,银行派出一个机器人直接跑到你面前办理取现给钱的业务,然后卖方收到你交易支付的现金后,卖方也将现金交给银行的机器人,然后机器人又及其迅速的回到银行把现金放入准备金仓库中,然后再继续办理下一笔交易业务。
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每一笔交易,都是在微观上基于银行的准备金(法定货币或基础货币)来进行的。并没有违背国家的金融秩序,但交易完成后,银行的准备金并不发生任何改变。这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每一笔交易,只依托银行的存款来进行,并不依托国家央行发行的法币或基础货币来进行,而银行的存款可以远远大于银行的准备金。于是,这个现象,就等于银行的交易支付体系大大地扩充了社会的流通货币供应规模了。更加有利于刺激经济的繁荣,社会中的流通货币与货币流速都大大增加和提高了。
所以,看懂我国金融货币体系,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看懂“分时复用”思想用在了金融货币体系上,分时则是指时间上划分很微小的时间片段来同时响应同一时间内的用户交易需求。复用则是对银行准备金的在交易活动中的重复使用。而这个过程,并不会对银行准备金产生任何影响。
微观上来说,我国当前的电子货币及其交易支付现象并没有违背金融秩序,非现金交易都是基于央行的法币(电子化超额准备金)来进行的。
但是从宏观角度上来看,却产生了远大于准备金规模的银行各项存款(尤其指活期)都可以在任意时候同时交易,等于银行的活期存款也等同于了社会中的流通货币,经济交易并不是基于央行的基础货币来进行的,这很显然是违背金融秩序的。正确的抽象模型应该是这一种情况。
所以,我反复强调过,我国现在这种货币体系,可以从流通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速上都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只要从交易支付的角度去看,我国金融货币体系是不会出现金融危机的。因为所有的这些交易过程,并不会对准备金产生影响。即使考虑跨行和小量的取现业务,银行体系都可以应付。
但是,现在某些人不是用于交易,而是要取现,机器人将准备金交给客户现金后,并不会流回银行了,于是银行的准备金规模就会越来越少了。一旦银行的准备金规模减少到影响业务的情况下,机器人将拒绝用户的各种请求,IT清算系统就无法运作下去了,也就意味着银行体系被挤兑了。
而银行这种潜在的风险,随着银行准备金率的不断降低而提升,这个风险和漏洞,一定会被利用到来进行金融攻击,并导致银行大面积破产,从而导致债务危机爆发,并传递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这就是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展演变和由来。核心的风险就是各项存款以法币或者基础货币的形态规模化流出银行体系,即资本外流,就会触发金融危机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