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开什么嘴成语有哪些
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它们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其中有一类成语,叫做“什么开什么嘴”,这类成语用来形容说话情况非常贴切,让人印象深刻。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什么开什么嘴”成语。
一、“刀刀见血”
“刀刀见血”形容言辞尖锐、直截了当,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晋书谢安传》中的一则故事。公元370年,谢安任江州刺史,他派遣手下搜集民情,得到的报告很详细,但是没有提到百姓们最关心的粮食问题。谢安看后很不满意,就亲自写了一份报告,开篇就直接写到:“百姓交赋,不能自给。粮食无储,咳嗽不止。”这样的话让上级领导非常满意,也成为了后来“刀刀见血”这个成语的来源。
二、“一语中的”
“一语中的”流传很广,用来形容说话非常到位、含义非常明确,让人一下子就能够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有多种说法,比较可信的是唐代张籍写的《冷泉集》中的一篇文章,引用了一个关于蔺相如的故事。据说蔺相如曾经向楚王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是要得到足够的兵马,第二个是要得到足够的粮草。楚王听后很不满意,认为这些要求太过简单,蔺相如就说了一句话:“好汉不提当年勇。”这样的回答让楚王十分感动,最终答应了他的要求。
三、“一针见血”
“一针见血”形容说话非常准确,能够直指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述的是一位名叫陈圆圆的女子,她的琵琶弹奏技艺非常高超,能够让人听后心醉。有一次她参加了皇宫里的音乐比赛,评委们都认为她弹得非常好,但是唐玄宗却认为她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他点出了她弹琴时的某些动作不够稳定,然后陈圆圆就回答了一句:“此非君子之言也,一针见血!”这句话让唐玄宗深受感动,也成为了后来这个成语的来源。
四、“妙语连珠”
“妙语连珠”形容说话非常有头脑和口才,能够一口气说出许多精彩的话来。这个成语的出处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鲍照的《琵琶赋》中,描写的是一位名叫王昭君的女子,她的琵琶弹奏技艺非常高超,而且说话也非常娓娓动听,让人十分喜欢。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什么开什么嘴”成语,它们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使用这些成语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准、生动,同时也可以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